电商培训

南极电商半年报解读


一、经营状况及财务指标1.吊牌授权业务去库存图上能看出来,品牌综合服务,也就是挂吊牌的业务,今年有大幅下降。一季报里面没有公布相关数据,这个是去年为了配合机构炒作压货的结果。为什么机构跑路了?主要是机构知道他们有压货,未来这个半年到一年业绩都不好看。所以机构从二十多块钱开始卖股票,一直到8块,也就是上一轮的最低点。之前我断断续续的买,断断续续的卖。也是因为这个在找底部。大概在今年5月份建完仓位,从此开始,没有再动了。经销商品牌授权业务、自媒体流量变现业务还有保理业务都是正常进行。2.应收账款的变动小袋公司是企业的保理单位,这个主要是给供应商和经销商服务的,这个营收账款增加1个亿,整个企业在品牌授权上和品牌服务上总共收入3个亿,这个小袋业务给的福利相当大。这个跟老板说的,要跟供应商、经销商深度绑定联系在一起。公司的时间互联业务,上半年同比去年增加了2亿元,预付款增加了1.5亿,不知道是运营的问题,还是其他方面的问题,这个接触不到,看三季报的时候具体情况吧。3.管理层的变动包括董事和副总经理离职一大批,南极电商内部架构肯定发生了巨大变化,交流会议上说的是让副总经理去承包做业务去了。这种做业务,对公司太熟悉了,会不会有利益输送?不过大股东还占据差不多30%股份,我觉得这种概率比较低,可能是目前南极人正在扶持和让利的阶段,让老兄弟们出去捞钱。离任高管有个锁定期,就是到年的12月18日,注意这个锁定期。今年去库存股价地位增持,而且用的公司的钱,这些人肯定是要吃肉的,所以下半年认真跟踪看看,有些什么幺蛾子。4.公司发展战略及股权激励的使用(四)公司未来发展展望公司未来五年将重点围绕“品牌+消费品”两条主线,结合“数字+供应链”,触达“用户+渠道”,重点拓展以下六大业务线:1、品牌授权+服务:通过合作及购买多种模式,打造约20个世界级品牌;南极电商的模式,实际上走的是甩掉工厂,供应链+品牌的运营方式。正常的消费品企业,是生产+品牌+供应链,而很多小公司不具备这种品牌运营、供应链管理的能力。而目前供应链南极电商基本成熟,在品牌运营也是多年摸索,也具备一定的经验。以前是通过免费流量,但是免费流量现在越来越难获得,低毛利的产品在拼多多的冲击下,也是很难加价。所以,按照目前的南极电商的品牌服务,南极电商的货币化率,以后都不会很高,会逐步降低。当然想提高货币化率,需要在其他地方有相关服务,例如给小的供应链公司贷款(国内实际贷款利率超过8%,无抵押贷款利率超过14%),又比如促成合作,或者在不同企业之间做担保,做兜底等。2、跨境独立平台:通过自营模式,创建女装(Fommos)、童装(母婴)、家装家电等多个境外销售平台;跨境电商是证明了可以成功的商业模式,shein、anker等公司都在国外做成功了。看公司怎么做了,交流会议上,公司交流讲了,组建的团队都是国内顶尖水准。3、时尚产业品牌矩阵:通过自营模式,对国牌进行升级创新、对海外知名品牌进行本土化改造,提高市场份额,获取更多产品利润;国内产品在拼多多等低毛利公司的冲击下,走低端可能已经利润不好做了,国内目前品牌的利润明显好于代工,比如森马、李宁、太平鸟这些公司,经营业绩明显有巨大的提升。升级品牌肯定是出路。在海外知名品牌本土化,这个其实就是一个类似连锁店的模式,容易建立品牌知名度,另外成本也不高,很多新拓展中国市场的企业,完全可以用南极人的供应链+对面的品牌。4、功能性营养食品矩阵:通过自营及合作的模式,拓展功能性、营养性食品细分品类,打造食品矩阵;公司思路挺明确,主要在咖啡、保质期长的面包、饼干、坚果等食品,其实良品铺子和三只松鼠的玩法跟南极电商一样的。5、南极产业网:通过建立南极产业网,联合数百家各类服务商、原材辅料制造商,为数千家南极电商已合作工厂及数万家行业工厂,提供原料、辅料、面料、包装包材、设备、配件等的采购撮合服务,以及“人财法”、质量检验检测等各种专业服务,从而降本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个就是第一点提到的公司的业务,深度绑定供应商和生产商。6、数字广告+红人:子公司时间互联及新媒体业务。公司力争五年内实现GMV约3,亿(零售端约2,亿,供应链服务端约1,亿)的目标,营业收入大幅度提升。这个算是增量市场吧,抖音都是去库存,甩尾货的好场所。5.境外资产这是卡帝乐鳄鱼的品牌,这几年运营起来总体还不错。6.关于风险提示里面讲到,消费市场的需求与宏观经济发展的关系。就宏观层面来说,底层老百姓受到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巨大,他们是最脆弱和最容易财政危机这么一群人。而南极电商的客户群体就是他们,目前看今年消费品零售数据比较差。大家能感受到,茅台从来不愁卖,因为贫富差距比较大。总体来说,如果相信领导,那么南极电商的市场,还是个蓝海。7.应收账款年半年报营收账款1-2年2.8亿元。年年报1-2年期的应收账款。年1-2年期的应收账款0.41亿元。1-2年期的应收账款为什么增长这么快?根据时间互联的情况反推,公司从做时间互联到现在,基本上很少有长期的应收账款,因为互联网企业总体之前还是不缺钱的。我觉得这些长期应收账款的增加,主要还是在南极电商的保理业务。年半年报披露,为了较真,我们去查一查到底是今年的特殊情况,还是去年也是这样。去年也有差不多半年出借2亿的金额。也就是公司其实一直在给与旗下的企业,或者是合作商人民币,他们到年底归还。二、总体印象和个人应对策略1.南极电商仍然是一个具备巨大市场空间的公司南极电商仍然是个具备较大市场的空间的公司,从GMV增长来看,公司仍然维持高速增长。2.GMV高速增长的背后,净利润增速是低于GMV的,但是公司做到目前的情况下,开发第二增长曲线是必须的,如果第二利润增长曲线打开局面,不管是品类扩张、品牌扩张以及跨境电商,都是第二增长曲线。公司手上有现金,这种现金拿来做第二曲线,是最好做高股价的方式。公司今年在各个方面的投入,包括回购股份,大概率作为新团队的股权激励,公司列出来的远期计划,就是后期不成功,变成仁的架势,我觉得是值得肯定的。3.关于公司去库存的担忧目前看,就去库存本身来看,我们一分为二,如果为了炒股,肯定疯狂压库存,但是从我接触他们的供应商来看,他们好像并没怎么买南极电商的股票。不像联手机构炒作的感觉,因为公司前期业绩增长稳定,但是股价根本没有变化。那么这时候问题就来了,压货就是短期误判。比如东阳光药的可威,压货卖了一年多,因为之前营业额大幅增长,公司预判会有更好,也就是库存积压。因为疫情,戴口罩可威卖不动了。南极电商这种预判增长,基于年的消费增速,我们回去再看宏观数据。消费者信心指数在高位PPI在相对低位,大家都清楚,ppi低的时候,下游赚钱多。所以,南极电商有这种预期,我觉得是合理的,也就是说这时候老板们原材料价格低,利润可以,他们是想扩产的。而消费者也是有利润,想卖货的。那么问题来了,公司为什么判断失误,年市场真的特别差?企业运营有没有问题?我想是有问题的,而且年市场是真的差。(1)市场到底有多差?年,规模以上服装企业服装产量.7亿件,同比下降7.7%;实现营业收入.3亿元,同比下降11.3%;利润总额.4亿元,同比下降21.3%;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7%,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作为低端品牌的南极电商,只会下降更惨,我估摸着,下降幅度超过30%。我之前沟通的一个南极电商的较大供应商,请教了他,他去年也是巨额亏损。今年就更惨了,低货值的产品,海运都是问题,经过折腾,今年大家其实更没钱了。这两年,南极电商的供应商,日子不好过。(2)别人过得怎么样?去年在淘宝平台,南极电商的搜索明显下降,以前通过直通车做爆款,南极电商的传统玩法。目前看,公司是受到了明显冲击。去年品牌服饰,利润非常好,我给大家拉一下数据。森马七匹狼九牧王其他股价长得好的,就不讲了李宁、太平鸟、安踏之类的了,这些过气的老品牌,都能维持营业额不下跌。为什么?因为小企业倒闭太多了,南极电商就是这些倒闭企业的总头头。(3)流量变化如何?另外,在淘宝的平台,搜索下来,大家发现没有。南极人已经不如前两年排位靠前了,什么浪莎、猫人、恒源祥好像都在抢南极人的地盘。这种东西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想是规则在变化,也就是算法的调整。能看到的是,跟我以前文章讲的一样,阿里需要不断扶持同行跟你竞争,让你花钱做广告,买流量。所以,单一平台的经营,都是波动的。综合下来,我觉得南极电商确实在困境之中,这种困境翻转,需要到明年年初。困境翻转分三个阶段:1.也就是拿的标去完库存之后,这时候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toystradenet.net/dspxfz/1574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