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培训

新商业NEO100VIPKID米雯娟比2


在接受我们采访的所有新商业的代表人物中,米雯娟显得十分特别。她的特别在于,你会一下感觉到为什么她会属于少儿英语行业——她有一种特异的亲和力,一种特殊的生命力,令人情不自禁受到感染。在VIPKID,这种亲和力和生命力处处可见,从每个人身上的橙色制服,到墙上的孩子绘画,到不同文化,不同国籍的员工之间交流的神情,都会让人感到沁入心底的活力。然而,这种愉悦与活力,或许也会让人低估米雯娟和VIPKID在三年内面临的挑战。仅仅三年前,相比非常成熟的线下英语培训,在线少儿英语仍然是一块不被人看好的领域,缺乏教材,缺乏用户认可,缺乏可行模式。外教资源奇缺,水平良莠不齐,全北美外教的英语辅导机构少之又少,而且价格十分昂贵。然而,VIPKID用了三年时间,就改变了这一切,它不仅迅速跻身于世界最成功的少儿英语教育公司,创下了少儿英语教育类公司的融资记录,还重新定义了在线少儿英语的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甚至不仅仅是少儿英语教育赛道,整个在线教育行业都从VIPKID的成功中看到了启发和新的未来。但要学习VIPKID,要了解的不仅仅是光环,也包括这家公司的过去:VIPKID究竟如何才会有这样快的成长速度?它踩中了哪些重要的决定点?它是如何在创业初期沉下心来一步一步的打磨产品的?它如何解决自身扩张中的成本问题?如何寻找适合共享教育模式的老师,并且激励他们为一个共通的组织目标而奋斗?为千里之外,未曾见面的老师和学生培养出互相信任的默契?如何寻找人工智能和一对一的教育模式的最佳结合点?除了这些问题之外,随着VIPKID逐渐成长,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除了面临“风口上的幸运儿”和“扩张靠补贴”的质疑,还有许多更根本的问题需要去解决,以往的经验和企业文化,如何保证在扩张中不被稀释?作为业内已没有模仿者和跟随者的NO.1,应该怎样才能够找到自己未来的方向?而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又如何学会管理和赋能一个全球企业?这些问题的答案,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我们的主角:米雯娟。我们采访了这个充满热情的女性,我们希望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内心动力,推动她和VIPKID走向今天。而在未来,又会将VIPKID赶往何处去?36氪:米总您好。这几年VIPKID获得了非常引人注目的成功,我们看到仅仅四年时间,它就已经成长为了中国甚至世界最成功的少儿英语教育公司。它的成长秘诀是什么?在这个成长期,您做出了哪些非常重要的决定?米雯娟:其实我们过去四年的发展可以分成三个关键点:第一个产品打磨期,产品是教育的根基。具体而言,我们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去让整个团队去找到方向:怎么样能够让孩子们喜欢上学英语?怎么找到优质的老师?怎么样去获取学生?怎么样长期保持学生的热情?在产品打磨期,我们把这些问题回答好了,就为我们的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第二个阶段是口碑升温期,那其实是在15年3月份我们开始投向市场之后,一直到16年的8月份,大概一年半。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靠着这个学生之间的这种口碑的介绍,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用VIPKID的产品和服务,我们的业务开始迅速发展。到今天我们差不多百分之六十几的用户都是老用户推荐的,口碑在我们的发展中非常重要。最后一个是去年的8月份以后的国际化发展期,从去年8月份科比和刘涛作为投资人和代言人,他们帮助我们推广了品牌,同时我们有了很多合作伙伴背书,我们去全球继续引进最好的教育内容,然后找到更多北美的老师,去打造更好的学习体验。在国际化的资源获取上,我们要确保我们的孩子能够一直使用最好的东西。36氪:我看了一些资料,在您创业早期,这种在线少儿英语教育实际上是处于一个混沌期,产品、市场、赢利模式都在探索阶段,作为一家创业公司,您坚持用一年半时间去专门打磨产品,而不是走合作研发立即变现的路子,是什么因素让您在创业初期能够这么耐心?米雯娟:的确,在年的时候少儿英语是一件很新的事情,家长也需要认知过程,包括你说的对产品的认知,对模式的信赖,都要慢慢建立起来。但是对我来说,我能理解这种过程,而且我可以看到很多的细节,比如孩子们觉得好开心,数据证明孩子们学习时间在变长,愿意去续费,然后看到朋友们发朋友圈说孩子今天又学到了什么,这些能够给我鼓励,让我做下去。我还记得产品打磨期里边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有一天我们有一个小朋友上课,老师下课之后老师把镜头关了就走了,但是他在镜头前面大概喊了五分钟,说“老师你回来,老师你回来,我很想跟你继续聊!”所以那时候我们觉得这种真正的连接建立起来了,这些细节会让我们真的很有信心去做下边的一个阶段。第二个原因是其实因为做儿童与教育这件事情我做到今天差不多20年的时间了,我从98年就开始教小朋友英语,所以对于我来讲,我认为这是我一生的追求。相比之下一年半不算什么,我反而觉得这个时间花的肯定是非常值得的,那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孩子们在线可以学得非常非常好。这就像医疗,需要长期的实验、审核过程,教育产品可能比药品质量更复杂,更需要打磨。所以我一开始就预期这是个很长的过程。36氪:那么投资人呢?怎么说服他们接受这个模式,还有漫长的产品打磨期?米雯娟:其实这个事情很有意思,我早期是创新工场起步的,那时候只是一个商业计划书。获得认同我觉得是因为开复本身是非常相信国际教育给孩子们带来的这个成长和变化。他本身从十一岁,从台湾到美国,他知道这件事对孩子们来说很重要。所以尽管他一开始也觉得事情很有挑战,但是如果做成了,对于全世界孩子们的知识的分享和学习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后来经纬创投来领投,红杉跟投,经纬是张颖拍的板。我跟他聊了半个小时,当时我记得投资负责人李雄,写了特别小的字,然后满满一页纸给张颖。张颖问了几个问题,问完以后觉得这是个很大的市场,模式也可行,尽管很有挑战,但他相信我们学生的满意度和其他一些数据。然后我们聊完以后,他本来说还有一个会要出去,结果没过五分钟又跑回来了,说“噢突然想起来,我这还有六个资源可能很适合你,过两天我把你拉群这个可以介绍一下。”但再之后,主动找我们的投资人就越来越多了。36氪:很多人做少儿英语都选择用西方小学的教材进行本土化,或者和做英语教材的出版社合作,为什么你们还选择自研?这其实是很花费时间和成本的。米雯娟:这是一个特别好的问题。我们也不是没去聊过出版社,但是聊了很多人之后就发现并不合适,需要改编,但这会有一些问题:我们是一个非常小的创业团队,办法支付这么多改编的这个费用,然后第二个谈判的这个过程很漫长,出版社都是几十年上百年的公司,通过一个很长的链条回溯到作者去很复杂,关键是未必适合中国孩子实际,因为教材很多,但适合线上教学的内容其实还是空缺的。这时候出版社的许多专家就过来找到我们说,为什么我们不能一起去做这样一件事情,一块做一个适合孩子新时代的学习模式,适合我们的商业模式的教学内容?所以我们就开始做了。36氪:做面向孩子的在线教材难点在哪里?米雯娟:非常多,其实我们第一年在产品的打磨期,大概做了两版网站,三版的内容,每个季度都在不断的迭代。很多时候你要适应孩子的心理和线上的需求,比如你不能把很多东西内容堆砌在一页内容上,孩子们是看到眼花了不会专注。色彩鲜艳的东西小朋友更喜欢,但是男孩特别讨厌这个淡粉色和淡蓝色,它们觉得很不开心的。有些年龄大的小朋友会对老师有更多的要求,不光活泼开朗,而且要有知识,引导他们去思考。而我们在内容的设计上又要以孩子的需求为中心,客观上就必须不断的改变和革新。但另一方面,这也是互联网的优势,比如互联网会有很多的对老师和孩子的数据,可以实时反馈孩子们学习的状态。而且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数据对内容进行及时调整。可能一本教材改版会几年,但是互联网每周都可以迭代。孩子们的需求都是个性化的,你想不到的,需要你随时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toystradenet.net/dspxjg/1816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