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培训

给一群卖肥料的做电商培训


治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m.39.net/news/a_5478847.html
昨天应朋友邀请在一个农资电商群做分享。开始之前我观察这个群的氛围:一个农业电商主播培训群变成推广产品群;奔着电商去的,结果硬生生成批发商零售商交流群了,跟几年之前没两样。没几个人讨论如何入驻平台、平台规则、孵化计划政策、运营技巧等新渠道需要的内容。“大多种植户不关心出厂价多少一吨。就跟我们买衣服从不关心布料价格,买车也不关心钢材价格一样。”在中国的生意界,真的真的很难再找到比农资批发商零售商这个群体平均文化水平更低的老板行业。包括我本人在内。从事农业10多年,就发现呀,这个群体即使有高人贵人相助,(比如X平台,X手日活超过3亿人,现在这个阶段开放农资类目,这个机会还是非常好的,大家要想办法抓住搭上大平台的势能,分分钟就起飞了),我们中间的很多人也很难跳出自己的认知范围。去伸出自己的手让别人向上拉一把。一直陶醉在自己村头的肥料店里。这可能得罪一大片人,但真实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分享后的互动环节,有个铁子提问:药瓶回收怎么办?解决方案1:把瓶子打造成“实体优惠卷”。把用户3-6月累计用过的瓶子,再邮寄回来(可以通过运费险等具体规则低成本解决)。这比其他行业给优惠卷的粘性还大,优势啊!除此之外以后肯定还会有更多的其他解决方案。可能会有商业的解决方案或者政策解决方案。比如说国家在明年如果出台政策:针对农资店每年上交多少废瓶子,那么当地农业部门给他多少补贴?或者出现类似于现在回收烟头的商业模式。那么这位仁兄的问题也就不用解决了。我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呢?先吃了今天的晚饭,随后再考虑明天早饭吃什么。1.先开了平台店2.再卖出10单3.感受下流程4.解决出现的问题5.优化流程然后循环连店也没开甚至账号还没注册就考虑这事,没意思。分享的最后,我讲一个故事:咱们村儿啊,已经有三家农资零售店了,从供销社时代他们都已经开始干了,都是老农资。明天原来在工地搬砖回乡创业的张三想开第4个零售店,你觉得机会大吗?咱们村就那户。同样的道理,X手也是一个村儿,总人数也是一定的。只不过这个村很大很大用户有好几亿。现在平台重点扶持农资主播。我们就要抓住这个机会成为最先起来的头部商家,否则机会过了,我们面临的命运跟张三的命运是一样的。我们群里有的朋友开始给孩子找对象了,这对象还没有定呢,就开始考虑对方要多少彩礼呀?性格合适不合适呀?等等……重要但不紧急的问题,那么女神可能一年后都结婚甚至生孩子了,我们却还没找到对象。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toystradenet.net/dspxjs/1676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