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培训

新打工人搞钱图鉴买基金赚万,却花0


新年开工第一天,加油打工人!图源:包图网

30秒快读

1

90后,曾经被打上“物欲一代”的标签,如今却发现,他们比父母一辈更懂得理财、做副业。搞钱,成为年轻人最大的爱好,有人工资翻番,有人亏了10万。

2

当他们靠买基金赚了万时,并没有沉迷于买奢侈品,而是薅羊毛:3分吃外卖,5元买两条长裤。曾几何时,年轻人还埋怨父母极端的省钱方式。

3

一边熬着最深的夜,一边做着最贵的体检,甚至挪出并不富余的薪水来给自己上保险。

01

基金

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常规理财产品,一夜之间被打上社交标签迅速蹿红,年轻打工人嗅到了其中钱的味道,并用自己的方式展开“围剿”。

90后沉迷“搞钱”

亏损10万元,期货收盘后的凌晨2点,林欧(化名)抽了一支烟,倒了一杯酒,在手机备忘录里飞快地敲下了一篇反思录《投资——一面窥视人性的镜子》,他写道:“千万不要被情绪化上头的自己剥夺,那个人不是你,而是恶魔。”

林欧反思录

此前没有任何基金、股票投资经验的林欧,居然一步跃入期货深水区。朋友认为这个胆量来自于林欧爱打德州扑克,这与期货有相似的特性,合适的下注,控制仓位。

冷静期后,林欧决定再也不碰期货,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基金。刺激他的是,朋友从年开始买了一只基金,啥也没干,年底翻了一倍。

“你买基金了吗?闭眼盲买都能赚钱。”

“一天赚一个月工资。”

相似的故事刺激着90后金融精英、95后快递小哥,甚至是没有任何理财经验的00后大学生。Wind数据显示,年,盈利翻倍的公募基金占比1.3%,而亏损基金占比仅3%。

每逢基金走牛,百度搜索指数中关于基金的搜索量就呈现指数级增长,例如“基金0块一天赚多少”“基金是什么”都是热搜话题。于是,在股市并不活跃的90后跑步入场,央视财经调查发现,新基民里90后占半数以上。

95后快递小哥刘俊岭(化名)是典型的斜杠青年,他上网参加了手机维修培训班、电商客服培训班,但是繁重而重复的收发件任务占据了他大部分的精力,无力从事副业。

“搞钱的热情跟读书时看武侠小说有得一拼。”他笑着算了一笔账,年支付宝账单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toystradenet.net/dspxtt/1525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