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培训

南康创新添活力发展增动力


北京白癜风手术费是多少 https://m.39.net/pf/bdfyy/bdfrczy/

创新添活力发展增动力

——南康区科技赋能促产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在智能机械手臂控制下,快速完成木材选料、切割和拼接等生产流程,实现流水线标准化作业……这是记者日前在南康区共享备料中心看到的一幕。该区借助区块链、5G、大数据等技术,打造南康家居产业智联网,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成为全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标杆。

创新添活力,发展增动力。近年来,南康区着力推进科技赋能行动,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助推全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展智慧农业

金秋时节,稻浪飘香,南康的乡村田野处处一片丰收景象。

稻谷丰收的背后,是各个生产环节都重视抓实科技赋能。以育秧为例,南康区三清源大米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斌说,秧好一半粮,秧苗壮是水稻增产提质的基础,南康区近年来推广工厂化育秧的力度前所未有。育秧时节,育秧工厂的工人们将育秧盘放入机器,工厂根据天气变化和预设指令,通过运行系统实时调整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环境,让秧苗在感温均匀、湿度适宜、光照充足的环境中茁壮生长。工厂化育秧,既保证了秧苗质量,为粮食丰产、农民增收打下扎实基础,还破解了城镇化加速进程中农村劳动力紧缺的难题。

近年来,南康区积极探索山区高效特色农业发展路径,坚持以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为主线,以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示范样板为载体,不断加快信息化服务手段普及应用,持续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全面推动农业农村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

在南康区三个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之一的江西中柚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记者了解到,该公司采用全自动喷灌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远程分区控制,每分钟喷水量达4立方米,灌溉人力物力投入成本减少,并提高了浇灌效率,增强了土壤对水的吸收率。据悉,近年来,南康区围绕甜柚、脐橙、茶叶等产业开展试点,遴选一批先进适用技术,组建技术指导团队结合农时农事深入乡镇村组、涉农企业和种养户,及时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观摩活动,加快先进技术进村入户到田,进一步集成、熟化本产业的重大技术,完善技术供给体系和配套措施。

该区还积极鼓励和引导农业科技服务公司、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服务能力较强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社会化服务组织,探索“技物结合”“技术托管”“田间学校”等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科技服务。该区投入多万元建设了赣州市设施蔬菜良种引种示范中心、设施蔬菜实用技术集成测试中心和蔬菜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以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测试了多个蔬菜新品种,筛选出了20多个适合赣州种植的优势品种,并创新改良了顶部竖式通风型连栋钢架大棚。同时,常态化组织南康区蔬菜种植主体进行线上线下培训,普及“两中心一基地”科技成果,在全区乃至全市线下培训余人次,线上培训6万余人次。

赋能工业智造

“辊涂九层底漆和三层面漆,每次辊涂后都需要经过干燥、除味等工序。”在大自然家居高端智能智造(南康)基地,公司总经理李燕威向记者介绍,进入长达米的木地板智能淋漆生产线,仅需两分半钟,一片原木板就能在传输带的运送下“穿上新衣”,生产效率比传统工艺提升至少60%,生产成本降低了30%。目前,基地正在推进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三化融合”。

智能制造不仅满足了家具企业“下单即可放心”的核心需求,也为南康家具产业实现“个性化定制、规模化生产、智能化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南康区积极开展全社会研发投入强攻行动,邀请专家为规上工业企业相关人员提供研发投入归集、税务加计扣除申报等方面的培训服务。成立研发投入强攻小组,深入科技型企业开展全社会研发投入强攻行动走访调研活动。围绕研发费用归集、研发台账建立、统计年报填报等内容,指导企业规范归集研发费用,了解企业研发投入情况及遇到的难题,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智能化水平和创新能力。今年1月至6月,该区企业研发费用申报数达8.96亿元,同比增长6%。

江西富龙皇冠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电子大屏智慧展板上,实时显示着板材的原料分拣、开料输送、产量达成率等丰富的生产信息,能够让企业负责人第一时间掌握企业生产情况。“自从我们引进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后,公司的产能提高了30%,生产成本降低了20%。”公司董事长温世通说。

南康区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聚焦家具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建成并运营了全国首个家具产业数字化“中枢大脑”——家具产业智联网。该智联网采用“三元群智智能”技术,融合工业互联网、区块链和5G技术应用,依托智能云MES作为链接枢纽,实现了实体设备智联化、企业管理智能化和家具产业数字化。同时,通过产业分工重组,打造了家具消费、家具设计、木材采购、备料加工、生产组装、打磨喷涂、物流运输一体化的全产业链生态系统。截至目前,该区共打造数字车间余个,推动多家企业上云,全区规上企业上云覆盖率达99.3%,家企业实现“深度上云”。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走向深度融合,让“供产销运融”全产业链网络得以进一步打通。

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赋能项目建设中,该区按照责任到人的要求,推动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今年,该区计划实施科技创新赋能行动项目24个,分软件开发和运用类研发、家具产业类智能制造研发、无人机类智能制造研发、电子信息和生态环保类研发、其他科技创新五大类,总投资60.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2亿元。

夯实人才保障

今年8月初,赣南师范大学家居现代产业学院落户南康。学院将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人才汇聚等优势,在多个领域为南康培养更多家具专业技能人才,进一步促进人才“引育留用”,夯实南康制造的人才基础,放大产学研协同效应,实现人才、信息、技术等关键要素加速融通,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南康家具向产业链中高端攀升注入强大动能,助推南康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家居制造之都。

近年来,南康区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人才工作决策部署,多措并举加大人才引进培育力度、推进人才融合共享、优化人才服务措施、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南康家具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在家具技能人才培训方面,采取定向培养、订单培训等方式,扶持引导区内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培养适用、对路的技能人才,每年培育输送技能人才1万多名。此外,针对家具销售模式单一等问题,建立跨境电商产业园,发展电商直播新业态,设立家具直播基地67个,培训孵化电商主播1万余名,目前全区电商人才已突破4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南康创新实施“再造十万南康木匠”计划,大力培育“星级木匠”,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我们计划用5年时间打造一支规模达10万人、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星级南康木匠’队伍,并创建一批‘南康木匠技能大师工作室’。”南康区“再造十万木匠”工作专班负责人廖斌说。

在推动校地产学研创融合发展方面,该区引进江西财经大学落户建设赣州研究院、数字设计现代产业学院,每年至少培养名金融财会、电子商务等专业人才;与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深度合作,按照“1+6+N”(1个总部+6个教学服务中心+N个实训实习基地)模式设立南康校区,推动南康成为家具产学研人才孵化基地。

“为进一步集聚和培育更多优秀人才,《南康区加快人才集聚促进创新创业的实施办法》《数字科技人才扶持培养的若干意见》等20多项人才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实施,为人才提供创新创业、子女就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障等服务,助力人才舒心生活、安心创业。”南康区委人才办主任曾宪舟介绍,截至目前,该区共兑现人才津贴万元、家具设计奖补.7万元,返还人才个人所得税66.3万元;建设人才住房套,已分配人才住房套,列全市第一。

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记者萧森钟清兰通讯员黄建宁陈莉

见习编辑:李曦编校:沈艳婷值班主任:谢东宸编审:黎庆琮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toystradenet.net/dspxtt/1778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