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业痤疮医院 http://pf.39.net/bdfyy/dbfzl/210418/8860368.html一、相关数据二、知识星球摘录(引用自“思想钢印”)1.#?财报分析?#?南极电商?
九月份会把股池里的个股的中报一一给出详细的点评和操作建议,大家不要催。周一到周五的常规栏目暂时取消。南极电商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同比下降-43%,Q2营业和归母净利同比下降11%和63%。单看这两项核心指标,两个跌停也不为过,但电商最重要的两个指标之一的GMV为.03亿元、同比增长32.87%,Q2同比增长15.38%,还是正常的。再来看各渠道的GMV,阿里/拼多多/京东/唯品会/抖音快手平台GMV分别为91.47/56.96/28.54/9.91/4.15亿元,增速分别为4%/%/39%/41%/NA,占比分别为47.88%/29.83%/14.94%/5.19%/2.17%,阿里占比下降13PCT,拼多多上升11PCT,照这个速度,年底拼多多就能跟阿里差不多了。渠道转移带来的阵痛是原有阿里商品库存积压,还有拼多多的货币化率不及阿里,影响营收,但长期看,多平台发展解除了南极电商过去过于依赖阿里渠道的危险,可以提升其合理估值。这里要谈一谈为什么GMV比营收重要?因为GMV是卖出商品的总金额,相当于一般消费品企业的营收,只是平台型公司收入的是服务费,南极人收的是品牌授权的提点。从GMV到营业收入的比例是货币化率,就是南极人的品牌授权提点,Q2营收下降的关键原因就是提点下降到1.49%,同比下降1.68PCT,降了一半。货币化率下降的原因有几个,一个是去年淘宝增速下降出乎淘宝商家的意料,大部分商家手头都积压了大量商标,今年都在去库存,导致很多商家只有GMV,没有营收,其实是本属于今年的营收,在财务上反应在去年,去年没那么高,今年没那么低。另一个是原有的高货币化率的内衣家纺类目进入增长瓶颈,现在的GMV增长都来自新的品类,公司为了扶持这些新品类,给的提点比较低。GMV代表品牌的市占率,南极人的商品都是有复购的,市占率代表未来的收入空间被打开,所以比营收和利润重要。利润下降的原因是食品和跨境电商的高投入,食品这一次采用的是自营电商模式,比较重,投入也比其他类目大,跨境电商是自营App,有大量开发工作,也是花钱的祖宗,财报上体现出的是销售、管理费用率的明显提升。从这里可以看出,公司的模式越来越重,这也是之前现金流很好却不分红的原因。从下半年的业绩预期看,积压的商标已经消化了超过一半,公司认为三季度旺季来临就可以消化完,加上拼多多等多个平台的发力,GMV保持30%以上的高增长,营收恢复增长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但利润由于新业务高投入且今年不产生收入,我估计能跟去年持平就不错了。最后看一看对股价的影响。今年的风格是非常注意当年的利润增速的,而公司今年利润大概率不增长,属于完全的逆风格,加上消费赛道不被看好,今年很难有大的机会。但从筹码结构看,目前白马杀跌的原因是基金减仓,而南极电商的机构资金不多,反而没有大的杀跌动力。当然,散户过多的问题是上涨容易有抛压。公司抛出了年亿GMV的远景目标,即-年GMV年复合增速超49%。我觉得可能性还是有的,按3%的货币化率,就是90亿营收,加上时间互联的业务,可以看到亿以上的市值,离现在有四倍的空间。当然,确定性是一步步实现的,但只要风格对,光靠GMV和营收的增长,估值就可以提上。综合看,这是一个长期赔率标的,胜率拐点应该要到年底才会出现,如果实在感兴趣,可以做为平衡配置的一部分,仓位要控制,否则心态很难控制。看这里要提个醒,上面的解释都是公司给出的,虽然基本有解释力,也能从财务指标上找到验证,但是否还有别的原因就不得而知,任何公司的经营永远是黑箱,永远会有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就像公司之前说三季度商标积压可以解决,但完全没有透露食品和跨境电商的投入如此之重(也许他们自己一开始也没有想到),对短期利润的影响很大。所以投资就是你能判断多少真相,就赚多少钱,不用埋怨公司,也不用埋怨他人。此外,食品和跨境电商都是下半年到年底推出,下半年的题材催化剂是比较多的,加上南极电商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toystradenet.net/dspxxx/15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