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培训

海南多人培训结业即失业,有人负债超2


01:05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邱惠颖杜相仪摄影报道)求职找工作是每一位毕业生进入社会、在社会中生存的一个重要课题。但庞大招聘市场中,难免存在虚假公司,虚假招聘的情况。近日,一男子向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反映,他在求职过程中就遇到了“李逵变李鬼”的情况,不仅招聘公司与签订合同的公司不同,而且公司名为招聘职工,实则招收学员,声称在该公司培训考核合格后,可推荐到相应就业岗位。但在培训结业后,公司“跑路”,两个月过去了,他和二十多名学员仍旧没有收到该公司的就业推荐,并且还因为培训贷款,负债2万多元。究竟事实如何?商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千里迢迢远离家乡来琼找工作疑似遭遇“骗局”

年6月底,刘先生(化名)从家乡来到海口求职,于7月末的时候,在智联招聘上看到海南众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招聘UI设计助理、运营助理的工作岗位,刘先生认为,偏技术岗位的助理职位涉及的专业知识不多,自己还可以去学习,长经验,也许对以后有帮助。随后,其将简历向该公司进行投递。几天后,刘先生收到一位肖女士的通知,让他前来面试,面试地点在海秀中路的昌海商务大厦,刘先生如约前往。

据刘先生回忆,自己当时去了昌海商务大厦的3楼,3E区进行面试,与他进行面试、洽谈合同、介绍工作内容的都是一位姓孟的女士。孟女士告诉刘先生,该工作岗位的试用期是三个月,工资元,转正后工资是多元/月,外加五险一金,单双休,朝九晚六。在了解大致情况后,孟女士告知刘先生有两天的岗前培训,刘先生也按规定参加了岗前培训,在一切都稳序进行中,签署合同的时候,刘先生察觉到了不对劲。

刘先生发现合同落款处是海南慧力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先前自己所应聘的公司的不是同一家公司。“之前在智联上发布招聘的是海南众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我应聘的也是这家公司,但签署合同的时候却是另一家公司。”刘先生对此十分不解,而对方所给的答复是总部在深圳。

在洽谈合同、介绍条款过程中,刘先生注意到合同内有一条需支付元学费的条款。对方告诉刘先生,这是培训费用,之前所谈到的试用期3个月其实是培训期,刘先生需要在公司学习3个月的培训课程。“他们说学完这些课程,以后可以进入到新媒体、电商等多领域内工作,但这些培训课程公司在后期需要进行成本回收的,学费缴付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一次性全款缴清;另一种则是分期付款。”刘先生说,对方表示,培训期间公司每个月会给予元的补贴。此外,公司还告诉他,在三个月的培训课结束之后,公司为他们提供两种就业方式:一种将其推荐至本地其他公司,工资水平是-元的,如若选择去深圳发展就是-元的工资水平;另一种则是留任本司。

在与自己的女朋友商量过后,他们认为培训三个月,每个月发有补贴,也承诺之后会有元以上工资的工作,而且学成之后,前期最多还些贷款,随着经验的积累,以后发展更有前景。于是,刘先生决定签署这份合同。“因为当时不止我一个人,好多人呢,想着应该没什么问题。”合同签署后,刘先生选择贷款缴付培训课程的学费,对方为他下载了“海尔消费金融app”,办理了助学贷款,分24期还款,本金+利息共元。

事情出现变化,培训老师陆续离开

在与海南慧力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同之后,刘先生被带到了昌海商务大厦的7楼开始培训课程的学习。“当时整个教室都坐满了人。”据刘先生介绍,培训课程分为三个阶段:训练营—第一阶段—第二阶段。“训练营主要是PS、AI、CDR相关基础知识的授课,第一阶段是实操教学,第二阶段与第一阶段差不多。”刘先生告诉记者,他是8月底进入训练营,直至12月中旬才完成全部课程。

前两个月,一切正常,从11月开始,令人不安的苗头出现了。刘先生告诉记者,11月起,他注意到培训班为他们授课的老师陆续离开。11-12月期间,训练营、第一阶段课程的老师皆离开公司,仅剩第二阶段课程一名姓赵的老师留教于此。“除了那些授课老师,最开始与我面试的孟某某也见不到人,还有所谓的教务老师陈某也离开了,我们感觉不对之后联系了她,她告诉我们‘公司拖欠工资,他们也是受害者’。”

除此之外,刘先生当时已经在学习第二阶段的课程了,但因为前两期课程老师的离开,后进入公司且应该在训练营或第一阶段课程的学员被迫来与他们上第二阶段的课程。“作为补偿,公司答应替他们偿还贷款6个月的利息。”刘先生说。

随着课程临近的结束,公司要求他们为自己制作应聘简历及作品集,并安排人员为他们讲解面试与模拟面试。12月17日,一位陈姓工作人员表示他是负责所有人的就业及简历投递事情,并于当天建群,让学员将简历发在群内,他负责投递。然而直至今日,这位陈姓工作人员并未有任何行动。“我们尝试加他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toystradenet.net/dspxzx/1812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