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葛熔金薛昊悦
10月14日,站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旁,来自意大利的智库专家学者尼古拉·卡萨里尼想到了马可·波罗——这位意大利商人多年前曾游历中国,为中欧联系做出重要探索。此时,一列“义新欧”中欧班列正从西班牙马德里驶向中国,于16日到达“世界超市”浙江义乌,车上载有意大利生产的巧克力。
10年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日益深入人心,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信念,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让越来越多国家的目光聚焦于此、参与其中、合作共赢、分享成果。10年时间,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一带一路”国家共同描绘的时代鸿篇巨制已然显现。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让我们回望驼队带着诚意、商船载着善意构建起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辉映千年背后是中华民族开放、合作、共赢的基因。盛产丝绸、茶叶和瓷器等重要商品的浙江,无疑是古丝绸之路上耀眼的存在,《马可·波罗游记》记载的杭州是“最美丽华贵之天城”,宁波和温州自古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浙江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浙江正努力在共建“一带一路”伟大实践中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充分发挥全球浙商的力量,加强经贸往来、打造境外产业园区,浙江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日益密切;强化顶层设计,迭代推进宁波舟山港世界一流强港、油气全产业链开放高地、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世界电子贸易平台(eWTP)、义甬舟开放大通道、中欧(义新欧)班列、美丽浙江国际传播等七大标志性工程,浙江“一带一路”重要枢纽作用日益凸显;发布首批浙江省“小而美”境外项目,在海外开设学校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在国内建专门医学院招收“一带一路”国家学生,在塞内加尔乡村开展打井供水项目等,浙江与“一带一路”国家人民心贴得更近。
丝路文化,辉映千年
“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获得了广泛认同。”年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上指出。
丝绸、茶叶、瓷器是古代丝绸之路上中国对西方国家贸易输出的三种主要商品。中国传统的丝绸、茶叶、瓷器文化,也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世界各地,被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成为全球文明板块中独具东方特质的文化载体。浙江在丝绸、茶叶、瓷器文化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位于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正在进行《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展览,一块从新疆楼兰遗址出土、距今约年的“延年益寿长葆子孙锦”,其典型的汉式云气动物纹锦寄托了人们对祈求长生、保佑子孙绵绵无极的渴望。
中国是世界丝绸的发源地,以发明植桑养蚕、缫丝织绸技术闻名于世,被称为“丝国”(Seres)。作为丝绸之路的主角,丝绸产品及其生产技术和艺术成为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内容被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东西方文明互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锦程: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展览图源:中国丝绸博物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toystradenet.net/dspxzx/18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