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不久之前,阿里官方营销平台发布了《营销平台定位公告上线通知》,区分了聚划算、淘抢购和品牌清仓等三个营销平台的不同定位,并明确规定“参加过品牌清仓的商品不能再参加抢购和聚划算”。
对于不少商家来说,这三大营销平台都是进行货品销售的地方,该项规则调整上线后,商家有不少疑惑,都是营销平台,此次调整背后,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品牌清仓的变化这么大?变化后,如何更好的服务商家和消费者呢?
为什么要进行调整?
根据记者的了解,目前,部分商家对几大营销平台的运用存在着不合理使用的弊病。几大平台同一商品同一价格同时或轮着上活动很突出,商家并没有很好的进行货品区分,更多的只是当做一个流量渠道;
天猫品牌清仓运营团队介绍,除了会造成平台的坑位资源浪费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会导致消费者对品牌的心智紊乱。“设想,同一个货品三个渠道同时上活动,若价格保持一致,那么各平台的转化不一致,造成了流量浪费,若价格不一致,那么消费者在不同渠道看到了不同的折扣。”消费者面对这样的局面,购物体验就会大打折扣。
事实上,这三大营销平台的定位本身就并不相同。《营销平台定位公告上线通知》指出了各个平台定位的不同,基本上,聚划算会更倾向于做事件营销和新品首发的平台,淘抢购则专注于限时和“抢购”的氛围,而清仓的重点则在于帮助品牌调整货品结构同时快速实现库存变现。
“每个平台的用户特性是不一样的,这就会出现:同样是元的商品,也许在聚划算的平台转化就会特别高,而到了淘抢购或者清仓转化就一般,但是另外一个定价的商品,在聚划算的表现就可能不如清仓和淘抢购了”。
根据天猫小二的介绍,品牌清仓是定位于天猫核心品牌低售罄且滞销的商品,成为其库存变现的线上营销平台。而要更好地利用好品牌清仓平台,做好线上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是大前提。
关键是,做好线上货品生命周期管理
任何一件商品都有一个从上架到出清的周期,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商家没有很好的进行货品生命周期及对应销售渠道的管理就会造成库存积压和品牌调性下降等后果。
一般而言,货品会经历一个从提前订货开始到应季上架销售再到衰退和出清的流转,这是商家都很熟悉的过程。和淘抢购以及聚划算不同的是,品牌清仓的业务是切入在货品生命周期的末端及低售罄货品,“比如,已经上线了三个月的新品,没有达到应有售罄目标,或者是出现了缺色断码,应该马上在清仓降低折扣快速出清变现,这时的消费者很乐意购买的”天猫服饰运营专家琼颖介绍。
但是线上的商家普遍都没有将货品生命周期管理做实。很多电商团队的绩效考核仍旧会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inatoystradenet.net/dspxtd/12845.html